咨詢電話:0512-57579868

立即咨詢
- 招生詳情
- 常見問題
常州大學坐落于經濟繁榮、人文薈萃的江南歷史文化名城——江蘇常州,是江蘇省人民政府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石油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及中國海洋石油集團有限公司共建的省屬全日制本科院?!,F有科教城、西太湖兩個校區。學校設有21個學院,有全日制本科生近20000人,博士、碩士研究生3200余人。另設有繼續教育學院(李公樸社會教育學院)和常州大學懷德學院(獨立學院)。
- 全部問答
- 政策相關
- 服務流程
- 支付流程
- 其他問題


有65個本科專業,涵蓋工學、理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法學、藝術學、醫學、農學以及教育學等十大學科門類。有1個省優勢學科,2個部重點學科,5個一級學科省重點(培育)學科,6個省優秀科技創新團隊,5個省重點實驗室,16個省級工程中心。有3個國家級特色專業,7個省級品牌(特色)專業,7個省級重點專業類,16門省級精品(優秀)課程,1部國家級精品教材,4部國家級“十一五”規劃教材,9部省級精品(重點)教材, 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國家級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1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24項省級及以上高等教學成果獎。在第13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學校榮獲特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2006年,學校通過教育部組織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并獲得優秀。


常州大學是由江蘇省人民政府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簡稱“中石油”)、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簡稱“中石化”)、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簡稱“中海油”)共建,以產學研”合作辦學特色的普通高等院校。歷經三十六年的建設和發展,學校成為一所以工學、理學、管理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具有“產學研”合作辦學特色的普通高等院校,涵蓋了博士生、研究生與本科生的多層次教育體系,建立了符合教育規律和適應社會需求、促進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
常州大學作為原部屬院校,具有石油石化行業背景,與行業和地方企業有著天然的聯系,產學研合作成果豐碩。2011年,江蘇省政府與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成功簽署共建常州大學協議,這是學校特有的強大行業優勢。作為國家發展戰略的《長三角地區區域規劃》,更讓地處長三角中心地帶的常州大學,擁有了顯著的區位優勢和良好的就業前景。有著2700多年歷史的江南文化名城,“千載讀書地,現代創新城”的常州,其豐富的地方名人、創新創意和江南特色文化,為常州大學提供了文化優勢。常州大學所在的常州科教城、常州市國家大學科技園作為常州“一核八園”的智慧之“核”,是常州乃至長三角科技、智慧助推產業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的智庫和引擎。所以,無論從大環境到小環境,常州大學都可謂天時地利人和。


有65個本科專業,涵蓋工學、理學、管理學、經濟學、文學、法學、藝術學、醫學、農學以及教育學等十大學科門類。有1個省優勢學科,2個部重點學科,5個一級學科省重點(培育)學科,6個省優秀科技創新團隊,5個省重點實驗室,16個省級工程中心。有3個國家級特色專業,7個省級品牌(特色)專業,7個省級重點專業類,16門省級精品(優秀)課程,1部國家級精品教材,4部國家級“十一五”規劃教材,9部省級精品(重點)教材, 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1個國家級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11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2個省級優秀教學團隊,24項省級及以上高等教學成果獎。在第13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中,學校榮獲特等獎1項、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2006年,學校通過教育部組織的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并獲得優秀。


常州大學是由江蘇省人民政府與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簡稱“中石油”)、中國石油化工集團公司(簡稱“中石化”)、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簡稱“中海油”)共建,以產學研”合作辦學特色的普通高等院校。歷經三十六年的建設和發展,學校成為一所以工學、理學、管理為主、多學科協調發展、具有“產學研”合作辦學特色的普通高等院校,涵蓋了博士生、研究生與本科生的多層次教育體系,建立了符合教育規律和適應社會需求、促進全面發展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培養體系。
常州大學作為原部屬院校,具有石油石化行業背景,與行業和地方企業有著天然的聯系,產學研合作成果豐碩。2011年,江蘇省政府與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成功簽署共建常州大學協議,這是學校特有的強大行業優勢。作為國家發展戰略的《長三角地區區域規劃》,更讓地處長三角中心地帶的常州大學,擁有了顯著的區位優勢和良好的就業前景。有著2700多年歷史的江南文化名城,“千載讀書地,現代創新城”的常州,其豐富的地方名人、創新創意和江南特色文化,為常州大學提供了文化優勢。常州大學所在的常州科教城、常州市國家大學科技園作為常州“一核八園”的智慧之“核”,是常州乃至長三角科技、智慧助推產業轉型升級和可持續發展的智庫和引擎。所以,無論從大環境到小環境,常州大學都可謂天時地利人和。